陳美齡 美美家園 國際歌迷會 陳美齡歌迷論壇 Agnes Chan アグネス・チャン

 取回密碼
 我要註冊

QQ登錄

衹需一步,快速開始

搜尋
檢視: 3237|回覆: 5

[最新資訊] 《环球时报》2017年9月4日:陈美龄 - 如何做个称职的“教育妈妈”

[複製連結]

3781

主題

1萬

發表

20萬

積分

管理員

Rank: 12Rank: 12Rank: 12

積分
206609
發表於 2017-9-10 20:49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D110000huanqiusb_20170904_1-1-13resbrief.jpg

旅日香港歌手陈美龄上世纪80年代以《原野牧歌》《归来的燕子》等歌曲为内地观众所熟知,她纯净的声音和甜美的形象是一代人的回忆。在告别演艺事业的30年后,陈美龄再度回归公众视线,如今她广为人知的新身份是“斯坦福妈妈”,三个儿子都被斯坦福大学录取,她自己也曾取得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学位,她写的《50个教育法: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》一书颇受家长追捧。从歌手到教育专家,陈美龄如何做到成功跨界?她有哪些育儿心得?带着这些问题,《环球时报》记者日前对陈美龄进行了专访。

“教育”不等同于“学习”

环球时报:您当年为何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时选择去海外留学?

陈美龄:我14岁在香港唱歌出名,后来到了日本发展,一边工作,一边在上智大学读书。当时工作很忙,我父亲觉得我没时间交朋友,学业也照顾不到。因为很红,很多事都是周围人帮我做。我父亲说,你一个大学生,什么都让人家做,还赚那么钱,你会觉得自己了不起,这对你的成长很不好。他建议我去一个比较远的地方读书。后来我就去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,专攻儿童心理学。我喜欢小孩,喜欢跟他们交流。

我父母年轻时,中国处于战乱,他们经历了抗日、内战,过着不安稳的生活。我父亲一直认为,钱财、名誉如流水,一旦出事立刻会被夺走,唯有知识一旦记入脑子,不会被任何人夺走,会成为一生的宝物。后来我们在香港生活得很艰苦的时候,父母也坚持让我们上学。我也告诉我的孩子,在你能学习的时候要珍惜机会,好好学习。

环球时报:后来到斯坦福大学读博是一种什么机缘?

陈美龄:我结婚后有了第一个孩子,我带着他去工作,这在日本引起轰动。大家认为,女人婚后应该相夫教子,抛头露面去工作已经很过分了,竟然还把孩子带到工作的地方,给人家添麻烦,太不应该。日本社会还因此掀起一场论争,持续了两年多。美国《时代》周刊为此写了一篇报道,斯坦福大学的一个教授看到后找到我,建议我去读她的博士,她告诉我一定要知道论争的根源在哪里,这是一个可以改变社会的重大论争,而这个论争有没有意义就靠我了。在她的鼓励下,我去申请了斯坦福的教育学博士。

读博期间我带着老大,生了老二,博士论文写得非常辛苦,但读完博士,我有种上了一层楼的感觉。

日本后来通过了一个有关男女平等的法律,我还去国会做了发言。我当时就想,要想这场论争对下一代女性有正面影响的话,我的人生就一定要成功,一定要很用心带孩子,让大家知道工作的妈妈,也可以教出好孩子。也要证明,当了妈妈的人可以做好工作,也可以有自己精彩的人生。

环球时报:您为何自称“教育妈妈”?陈美龄:在日本,“教育妈妈”不是个好词,大概类似中国的“虎妈”,是指那种特别重视成绩的妈妈。但我对自己是“教育妈妈”这件事一点都不羞耻。在我看来,“教育”并不等同于“学习”,而是具有非常丰富的意义,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培养,而是身心两方面综合人格形成的过程。很多父母太依赖学校,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,教育就是老师的责任。我认为教育最重要的责任在于父母。做好父母的责任,孩子才可以安定下来,做他们喜欢做的事,有时间去寻找自己,去学习、探索。

中美日教育各有利弊

环球时报:您怎么看中国、日本、美国三国的教育差异?

陈美龄:日本的教育强调贡献和合作,他们认为,一个人是渺小的,大局更重要,大家比一个人重要。美国是注重个人的,个人的幸福是全体的幸福,重视人权和公平,学习时要有批判精神、创新精神。中国则比较重视基本功,鼓励勤奋,重视学习能力培养。

三国的教育也各有不足。日本没有教孩子怎么去出头,这给年轻人很大压力,跟别人不同的话,会受到欺凌。美国的问题是竞争太激烈、你死我活,重视精英,社会上有很多不平等。中国则是机会不够,人口太多,好学校和差学校之间水平差别太大,家长希望孩子读到好学校,小孩的压力就会比较大。

我的三个儿子都是在日本长大,日本比较重视规矩,但有时会忽视人的个性,太压抑孩子的自我发展,这点我是不认同的。我认为,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一个高的自我肯定力,他们会明白,这个社会这样,我不是这样,这是没问题的。我可以去跟社会磨合,但我知道自己是重要的,人家也是重要的,不要比较。在全球范围,日本人和韩国人的自我肯定力是最低的。因为他们不重视个人,导致很多小孩比较自卑。

孩子小时候,我比较重视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,会采取中国教育方式,可是我教他们学习是一种喜悦,教他们努力,也教他们合作。成功不要骄傲,这是大家给你的机会。但是一定要有新想法,要创新,不然社会不会进步。

环球时报:您的三个孩子都是高中就去美国读书,对于这个年龄段的留学,您有什么建议?

陈美龄:当我大儿子提出去美国读高中,我也是很担心。当时要照顾两个小的,我也不能跟着去美国。所以选择一个高中很重要,不是单纯重视学术的,而是要找一个可教孩子如何做人的学校。出国前,要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,要有主见,有是非判断标准,有自制力。每次我送儿子去美国读书时都会笑着叮嘱:“No Drinking, NoDrugs, No baby!(不要喝酒,不要嗑药,不能让女孩子怀孕)”

发现孩子的强项

环球时报:您在书中提到要让孩子爱上考试和学习,中国家长会比较关心,如何做到这点?

陈美龄:把学习立体化,超越书本,让他们看得到,感受得到。如果是学历史的话,我会带孩子们去美术馆、博物馆,去找人谈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,去找一些历史影像资料看,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跟生活有关系的,这样学得快,不会忘记,也不觉得辛苦。

考试方面,我教他们认识到这只是一种游戏,不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,学习应该是一种全面的领悟,考试只是考一些题,只需了解出题人的心理。可以换位思考一下,如果你出题的话,会考一些什么问题。我会跟他们做这个游戏,考试前,儿子和我都会出题,他先出,我后出,看他出题,就可以看出他是否知道功课的重点,他出题的方向错了,我就出对的,最后一起看看怎么答。第二天上学考试前,我就告诉他们,看看谁出的题更接近老师的题,这个是比赛。他们就很高兴地去考试了。

对于考试结果,如果考得不好,可是他们明白整个思路和过程,我就告诉他们没关系,是出题人出得不好。要是他们考得不好是自己没理解好功课,就要重新温书。我告诉他们,胜负没关系,最重要的是明不明白。

环球时报:很多中国家长在教育子女上很容易陷入焦虑,如何化解这种焦虑,您有什么建议?

陈美龄:日本家长对教育的焦虑没有那么厉害,主要是因为大学比较多,中小学程度也很均衡,有特别好的,但普通的也都不错。中国需要把高等教育的资源均衡化一些,适当地提升那些非名校的教学品质,让学生的选择变多,压力自然会减轻。

不要去跟别人家孩子比较,要去发现孩子的强项,找他最好的地方去培养他。读不读名校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有没有生活的能力,有没有爱人的能力,有没有被人家爱护的魅力。孩子觉得人生是有价值的,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,一个开心的人。这就足够了。▲



http://www.fx361.com/page/2017/0904/2210726.shtml

3781

主題

1萬

發表

20萬

積分

管理員

Rank: 12Rank: 12Rank: 12

積分
206609
 樓主| 發表於 2017-9-10 21:00 | 顯示全部樓層
hq (13).jpg

71

主題

5153

發表

8184

積分

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積分
8184
QQ
發表於 2018-7-26 23:13 | 顯示全部樓層
论坛果然深不可测
机缘巧合翻到了去年的没看过的报道

71

主題

5153

發表

8184

積分

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積分
8184
QQ
發表於 2018-7-26 23:17 | 顯示全部樓層
还赚那么钱…虽然无误…但是语句不通吧…

71

主題

5153

發表

8184

積分

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積分
8184
QQ
發表於 2018-7-26 23:19 | 顯示全部樓層
每天都在冒险和学习
成长是一个喜欢自己也喜欢别人的过程

71

主題

5153

發表

8184

積分

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積分
8184
QQ
發表於 2018-7-26 23:22 | 顯示全部樓層
“教育”并不等同于“学习”
这种观念美龄在五十个教育法中有提到
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| 我要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陳美齡國際歌迷會

GMT+8, 2024-11-24 12:18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8-2022 AgnesChan.net

快速回覆 返回頂端 返回清單